中國園林網2月21日消息:農民與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種植樹苗53000棵,然而樹苗種植至今已經6年,只有300棵可以達到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回收標準。種植戶表示 ,當時簽訂的合同時沒有明確種植戶一旦出現收成不好的情況該如何挽回損失,F在想要該公司給予自己一部分賠償。而種植公司回應稱,對于未達標的苗木,同意讓張先生自行處理。但不同意給予張先生賠償。
19日,淄博市民張先生撥打本報熱線稱,2013年時他與淄博高新區(qū)黛溪 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達成協(xié)議,以每棵10元錢的價格從該公司購買了30000 棵西府海棠樹苗。隨后在2014年,再次簽訂合同從該公司購買了23000棵樹苗!爱敃r和合作社達成的協(xié)議是合作社提樹苗、供種植技術和種植計劃 等。等樹苗達到一定標準時,合作社會以每棵樹苗80元的價格收購!睆埾壬嬖V記者:“但如今已經種植了6年,樹苗只有300棵左右達到了收購標準。剩余的50000余棵都成了‘廢樹’。現在收成這種情況,我算了一下 ,大概虧損了近百萬。”
張先生給記者展示了自己所種樹苗的照片,記者看到樹林的照片上只有 一顆顆光禿禿的小樹,種植的土地上有些地方呈現白色。張先生告訴記者 :“這片地是一片鹽堿地,現在樹苗長不成跟這個應該是有一部分原因, 當時合作社承諾了要提供技術,我也是按照合作社的技術指導進行種植。 現在樹苗沒法達標收購,合作社應該付相應責任。所以我希望合作社能夠給予我一定賠償!
19日記者來到了淄博高新區(qū)黛溪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該公司負責人馬先生稱,樹苗的生長與肥、水、殺蟲等有很大關系,張先生與公司達成協(xié)議后,他的投入管理跟不上是造成樹苗生長不達標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對于鹽堿地的問題,馬先生說:“在簽訂合同之前曾經去考察過,發(fā)現有鹽堿地的情況時,而張先生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辦法,F在他的樹苗沒有達到合格標準,我自己也要承受虧損!
對于如何解決張先生提出的問題,馬先生說:“公司將會堅持執(zhí)行按合同辦事,對于已經達到規(guī)格要求的苗木,公司不能在第一綠化季節(jié)回收的 ,將會按照合同規(guī)定每棵樹支付5元管理費給種植戶。對于未達標的苗木, 我們也同意讓張先生自行處理,我本人也會幫助處理,但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張先生會承擔至少一半的虧損。而張先生想讓公司賠償,公司是不會同意的。張先生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事!
記者將馬先生的答復轉達給張先生。張先生表示同意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處理樹苗,但是還會與該公司繼續(xù)交涉或走法律途徑。隨后,記者又咨詢了相關律師,律師表示,現在問題的焦點在于造成苗木達標率低的責任分配上,首先雙方要在合同的基礎上進行充分協(xié)商,如難以達成調解,建議走法律途徑解決。對于此事,本報記者將繼續(xù)跟蹤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