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2 單葉 simple leaf 在一個葉柄上,只有一個葉片。 3.2.63 樹皮 bark 維管形成層以外所有組織的總稱。 3.2.64 樹齡 age of tree 樹木的年齡。 3.2.65 種子 seed 種子植物中,由受精胚株發(fā)育而成的結(jié)構(gòu)。 3.2.66 種皮 seed coat;spermoderm 由胚珠的珠被發(fā)育而成的保護種子的結(jié)構(gòu)。 3.2.67 秋梢 autumn growth 花木在秋季生長的枝條,一般指當年第二次生長。 3.2.68 復葉 compound leaf 在葉柄上,著生兩個以上的小葉。 3.2.69 須根 fibrous root 主根不發(fā)達或很早就停止生長,由莖基部產(chǎn)生的許多細長呈須狀的不定根。 3.2.70 缺刻 incised 葉片邊緣凹凸不齊。 3.2.71 結(jié)實 fruit setting 由于房發(fā)育或子房與附屬組織共同發(fā)育成果實的過程。 3.2.72 根毛 root hair 根尖表皮細胞向外突出的毛狀物。 3.2.73 根尖 root tip ‘ 根的頂端部分。有一種提法是包括根冠、分生組織區(qū)、伸長區(qū)和根毛區(qū)四部分。 3.2.74 根系 root system 一株植物全部根的總稱。分直根系和須根系兩類。 3.2.75 根 root cap;calyptra 位于根尖前端的一種保護結(jié)構(gòu)。由多層松散排列的薄壁細胞組成,有保護分生組織不受土壤摩擦損傷的作用。 3.2.76 根被 velamen 氣生根根尖表面特化的吸水組織。 3.2.77 根瘤 root nodule 豆科、胡頹子科等植物根部的瘤狀突起,內(nèi)有根瘤菌共生,有固氮作用。 3.2.78 根蘗 stool shoot;root sucker 樹木根部接近地面或露出地面處所生的萌芽條。 3.2.79 球莖 corm 地下莖末端肥大成球狀的部分,為貯藏養(yǎng)料越冬的變態(tài)莖。 3.2.80 球果 cone 松、杉等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胚珠裸露生于層層鱗片內(nèi),外輪廓呈球形或圓形、卵形等統(tǒng)稱球果。 3.2.81 萌發(fā) sprout 種子或孢子發(fā)芽。 3.2.82 植株 plant 包括根、莖、葉等部分在內(nèi)的成長的植物體。 3.2.83 萼片 speal 花萼的組成部分,常為裂片狀,與葉構(gòu)造相同,可進行光合作用。 3.2.84 萼筒 calyxtube 合生萼下部萼片相連部分。 3.2.85 落花 flower drop 花朵從植株上脫落。 3.2.86 落蕾 flower bud falling 花蕾脫落。 3.2.87 雄花 male flower 僅具雄蕊群的花。 3.2.88 雄蕊 stamen 著生在花萼和花冠內(nèi)的花絲和花藥。 3.2.89 短枝 dwarf shoot;short shoot 節(jié)間甚短且不明顯的枝條,由長枝上的芽發(fā)育而成。 3.2.90&nbsp; 腋芽 axillary bud 生長在葉腋的芽。 3.2.91 篩管 sieve tube 由一列端壁,具有篩孔的長筒形細胞,縱向相連而成的管狀結(jié)構(gòu)。 3.2.92 雌花 female flower 僅具雌蕊群的花。 3.2.93 雌蕊 pistil 位于花內(nèi),通常由子房、花柱和柱頭所組成的器官。 3.2.94 灌木 shrub 高在3m以下無明顯主干的多年生木本植物。 3.2.95 鱗莖 bulb 在短縮莖盤上,著生的肉質(zhì)葉鞘膨大而成的變態(tài)器官。 3.2.96 不定芽 adventitious bud 生長在莖上,位置不定的芽。 3.2.97 不凋花 everlasting flowers 保持花卉姿態(tài)和色澤不變的人工干制的花卉干制品。 3.2.98 木質(zhì)部 xylem 維管植物體內(nèi),以輸導水和溶質(zhì)為其主要功能的復合組織。 3.2.99 中性花 neuter flower;steritl flower 雌蕊和雄蕊缺少任何部分或發(fā)育不完全的花。 3.2.100 葉狀枝 cladode 外形扁平似葉的變態(tài)枝。 3.2.101 葉脈序 leaf venation 葉脈分布的方式。 3,2.102 叢生芽 cluster buds 在植株體同一處著生的許多芽。 3,2.103 心形口十 cordate leaf 葉基心形,葉片成心臟狀者。 3.2.104 托葉鞘&nbsp; stitule-sheath 由托葉變態(tài)形成的包于莖節(jié)上的鞘狀物。 3.2.105 成熟果 ripe fruit 果實充分發(fā)育并出現(xiàn)其特有的色、香、味、質(zhì)的階段。 3.2.106 肉質(zhì)莖 fleshy stem 由柔嫩的地上莖膨大而形成棒狀、球狀或瘤狀的變態(tài)莖。 3.2.107 肉質(zhì)根 fleshy tap root 由直根膨大形成的肉質(zhì)變態(tài)器官。 3.2.108 合瓣花 gamopetalous flower 花瓣連接在一起或部分連接在一起的花。 3.2.109 形成層 cambium 產(chǎn)生次生韌皮部和次生木質(zhì)部的一種側(cè)生分生組織。 3.2.110 韌皮部 phloem 維管植物體內(nèi),以輸導糖和其他養(yǎng)分為其主要功能的復合組織。 3.2.111 花冠柄 anthophore 花托在花萼之上向上延長,其上著生花冠、雄蕊和雌蕊的延長部分。 3.2.112 花粉塊 pollinium 花粉成熟后,由多數(shù)粉粒粘合而成的塊狀體。 3.2.113 花粉管 pollen tube 花粉粒萌發(fā)時,其原生質(zhì)向外突出所形成的管狀物。 3.2.114 花粉囊 pollen sac 雄蕊花藥內(nèi),產(chǎn)生花粉的囊狀構(gòu)造。一個以上花粉囊構(gòu)成花藥。 3.2.115 花程式 flower formula 用字母、符號和數(shù)字表明花各部分的組成、排列、位置以及相互關(guān)系的公式。 3.2.116 針形葉 needle shaped leaf;acicular leaf 葉片長似針者。 3.2.117 卵形葉 ovate leaf &nbsp; 葉形似卵,葉端為小圓,葉基呈大圓,葉身最寬處在中央以下,且向葉端漸細。 3.2.118 莖根比 shoot/root ratio . 苗木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鮮重之比。它表示苗木生長的均衡程度。莖根比小,說明根系發(fā)達,苗木健壯。 3.2.119 腎形葉 reniform leaf 葉片短而闊,葉基心形,葉片狀如腎臟形。 3.2.120 線形葉 linear leaf 葉片細長而扁平,葉緣兩側(cè)均平行,上下寬度差異不大者。 3.2.121 盾形葉 peltate leaf 葉梗非由葉基伸出,而是著生于葉身近中心處。 3.2.122 變態(tài)葉 modified leaf 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和生理機能發(fā)生顯著變化的葉。 3.2.123 變態(tài)莖 modified stem 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和生理機能發(fā)生顯著變異的莖。 3.2.124 變態(tài)根 modified root 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和主要生理機能發(fā)生顯著變化的根。 3.2.125 單花粉 monad 花粉成熟時,各個花粉細胞不與其他花粉細胞連合而單獨存在的花粉。 3.2.126 單性花 unisexual flower 雄蕊或雌蕊缺少或退化的花。 3.2.127 單被花 simple perianth flower 花被僅一輪花萼或花冠的花。 3.2.128 單瓣花 petal flower 花瓣僅一輪的花。 3.2.129 重瓣花 double flower 某些栽培植物的花,其雄蕊甚至雌蕊呈花瓣狀的花。 3.2.130 菱形葉 rhombic leaf 葉身中央最寬闊,上下漸尖細,葉片成菱形者。 3.2.131 根狀莖 rhizome 地下橫向生長膨大的根狀變態(tài)莖。 3.2.132 圓形葉 orbiculate leaf;round leaf 葉片呈滾圓形者。 3.2.133 鑿形葉 subulate leaf 葉片多呈短尖塔狀,葉基橫切面早菱形葉端漸細者。 3.2.134 匙形葉 spathulate leaf 側(cè)披針狀,葉端圓似匙頭,葉身下半部則急轉(zhuǎn)狹窄似匙柄。 3.2.135 領(lǐng)導枝 conductor;leader 起主導作用的枝條。 3.2.136 維管束 vascular bundle 由木質(zhì)部、韌皮部或包括形成層組成的束狀部分。 3.2.137 雄蕊群 androecium 一朵花內(nèi)全部雄蕊的總稱。 3.2.138 盛花期 full—bloom stage 花木開花最旺盛的時期。 3.2.139 雌性系 gynoecious inbred line 雌雄同株異花花卉中,受特異基因控制,只產(chǎn)生雌花而無雄花的穩(wěn)定系統(tǒng)。 3.2.140 雌蕊柄 gynophore 花托在雄蕊之上向上延長,雌蕊著生其上的延長部分。 3.2.141 聚花果 collective fruit 由許多花的子房及其他花器官共同形成的果實。 3.2.142 一年生枝 annual branch 在一年中,花木生長的枝條。 3.2.143 三角形葉 deltoid leaf 葉片狀似等邊三角形,葉基呈寬截形而葉端漸尖。 3.2.144 大戟花序 cyathium 有…肥厚具腺體的杯形總苞,其中央著生有一朵雌花,周圍生有多朵僅有一枚雄蕊的雄花,花序外常有苞片著生,僅大戟屬有此花序。 3.2.145 無限花序 indefinite inflorescence 花序的一類;ㄝS下部的花先奠基和形成,漸及于頂端,花軸能繼續(xù)延長;或花軸外圍的花先奠基和形成,漸及于中心。 3.,2.146 不完全葉 incomplete leaf 葉片、葉柄和托葉中缺少任何一部分或兩部分的葉。 3.2.147 不完全花 incomplete flower 構(gòu)成花的四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中缺少任何一至三部分的花。 3.2.148 葉柄內(nèi)芽 subpetiolar bud 膨大的葉柄基部所覆蓋的腋芽。 3.2.149 頭狀花序 head 總花梗先端膨大,以承托大量無柄小花,大部分為半球形。 3.2.150 有限花序 definite inflorescence 花開順序是由花軸上部向下部,或由中央向邊緣逐漸開放,花軸不能繼續(xù)生長。 3.2.151 傘形花序 umbel 無限花序,花軸單——縮短,由花頂部輻射狀著生具相同短梗的小花多數(shù),故整個花序呈扁形或圓頂形。 3.2.152 傘房花序 corymb 無限花序,具單…花軸,具花梗的小花著生其上,花梗長短不同,愈近花軸頂端者,花梗愈長,但小花卻均位于一個水平線上,組成平頂狀。 3.2.153 羽狀復葉 pinnately compound leaf 小葉在復葉葉軸兩側(cè)排列成羽毛狀者。 3.2.154 花柱異長 heterostyly 同種植物不同植株上的花,具有不同長短花柱的現(xiàn)象。 3.2.155 披針形葉 lanceolate leaf <br> 窄形葉,但葉基寬大而至葉端漸變尖細者。 3.2.156單色花卉monochromatic flower 只開一色花的觀賞植物。 3.2.157 單身復葉 unifoliate compound leaf 外形如單葉,但具有一小葉,一大葉,二者之間有凹節(jié)隔痕,且總?cè)~柄常具有葉翅。 3.2.158總狀花序 raceme 無限花序的一種,具有單一不分枝的花軸,其上著生具相同長短的小花梗的小花。 3.2.159 圓錐花序 panicle 無限花序的一種,具有多數(shù)分枝的花軸,各分枝花軸均是—總狀花序的一種復花序。 3.2.160 倒卵形葉 obovate leaf 葉身長,最寬處位于葉中央以上,且向葉基漸狹,葉端為大圓,葉基呈小圓的倒卵狀。 3.2.161 離瓣花冠 choripetalus corolla 花冠的各瓣完全分離。 3.2.162 橢圓形葉 elliptic leaf 葉身中央最寬,至兩端漸轉(zhuǎn)狹,長寬之比約為1.5比1。 3.2.163 柔荑花序 catkin;ament 無限花序的—種。單一花軸,其上著生單性無小花梗的小花,常成下垂狀,當花完全開放后,全花序一齊脫落。 3.2.164 提琴形葉 pandurate 葉身中央緊縮變窄細,狀如提琴者。 3.2.165 隱頭花序 hypanthodium 無限花序的一種。花序托肥厚肉質(zhì)化,頂端下凹呈囊狀,花單性,雄花在上,雌花在下,集生于其內(nèi)壁,故從外表上不能見到花序的形態(tài)。 3.2.166 掌狀復葉 palmately compoundleaf 總?cè)~柄頂端以放射狀著生了許多有柄或無柄的小葉。 3.2.167 聚傘花序 cyme 有限花序的—種,中央花軸的小花先開,兩側(cè)分枝上相對而生的花軸小花次開。 3.2.168 雌雄異株 dioecism 具單性花的植物,雌花和雄花分別生在不同的植株上。 3.2.169 雌雄異熟 dichogamy —朵花的雌蕊和雄蕊不同時成熟的現(xiàn)象。 3.2.170 雌雄同株 monoecism 在同—單性花的植株上,既著生雌花,又著生雄花。 3.2.171 雌雄同熟 homogamy 183; —朵花的雌蕊和雄蕊同時成熟的現(xiàn)象。 3.2.172 雌雄蕊柄 androgynophore 雌雄蕊生長住花托頂部上延長的部分。 3.2.173 穗狀花序 spike 無限花序的一種,單一花軸多數(shù)無梗小花著生其上。 3.2.174 倒披針形葉oblanceolate leaf 窄形葉,葉端較寬,至葉基漸狹。 3.2.175雄性不育系male sterile line 通過人工選擇,育成雄性不育性穩(wěn)定,而雌性機能完全正常的植物親本系統(tǒng)。 3.2.176 一回羽狀復葉 1—pinnate leaf 僅具單一葉軸的復葉。 3.2.177 二回羽狀復葉 bi—pinnate leaf 總柄邊延伸之總?cè)~上著生各小羽葉片,小羽葉片之側(cè)生葉軸之兩側(cè)著生有小羽葉。 3.2.178 三回羽狀復葉 tripinnate leaf 具三次分生的羽狀復葉;小葉片形成了小羽葉片,小羽葉片形成大羽葉片,復葉總柄延伸的總?cè)~軸上方著生大羽葉片。 3.2.179 奇數(shù)羽狀復葉 odd—pinnate leaf 復葉的葉軸頂端僅具一片小葉,或復葉的小葉總數(shù)為奇數(shù)者。 3.2.180 偶數(shù)羽狀復葉 even—pinnate leaf 復葉的葉軸頂端具有一對小葉者。 3.3花卉土壤、肥料 3.3.1 花卉土壤 3.3.1.1 土壤 soil 地球陸地上能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它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著的客觀實體。具有肥力。肥力是土壤的獨特性質(zhì)、本質(zhì)特征。 3.3.1.2 心土 subsoil . 介于表土層和底土層之間的一層土壤。 3.3.1.3 沙土 sand soil 由80%以上的沙和20%以下的粘土混合而成的土壤,泛指含沙很多的土。 3.3.1.4 表土 surface soil 園藝花木種植上的耕作層。 3.3.1.5 肥土 rich soil . 具有較高肥力的土壤。 3.3.1.6 客土 soil replacement 從別處運來用以改良指定地塊土壤的土壤。這種改良土壤的方法叫客土法。 3.3.1.7 鹽土 solonchak 含可溶性鹽類達到開始危害一般花木生長的土壤。 3.3.1.8 粘土 clay 粘土粒占絕對優(yōu)勢而含沙粒很少的土壤。國際制規(guī)定,粘土含粘粒高達45%~100%,其中,粒徑為2~0.02mm的沙粒僅占0~35%。 3.3.1.9 堿土 solonetz 含碳酸鈉或重碳酸鈉比較多,呈強堿性反應的土壤。 3.3.1.10 壤土 loam 一種土性良好的沙粘含量適宜的土壤。其特性是松而不散,粘而不硬,結(jié)構(gòu)如綿,既通氣透水,又保肥保水,肥力較高,宜于種植各種花木。 3.3.1.11 沙壤土 sand loam 一種含沙粒多,含細土粒少的土壤。其含沙量達55%~85%國際制,一般濕時能成球狀,但球面不平。
供稿:中國花卉協(xié)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