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file/20175511549731.jpg) 中國苗木花卉網(wǎng)4月25日消息:藍葉忍冬,學名LonicerakorolkowiiStapf為忍冬科忍冬屬園林植物。原產(chǎn)土耳其,在我國華北、東北等地有引進栽培。筆者所在河北任丘市華北石油工礦區(qū),土壤屬中度鹽堿地,藍葉忍冬生長良好,現(xiàn)將有關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供同行們參考。
形態(tài)特征與習性
藍葉忍冬為落葉灌木,高2米至3米,冠幅2.5米。莖直立叢生,枝條緊密,幼枝中空,皮光滑無毛,常紫紅色,老枝的皮為灰褐色。單葉對生,偶有三葉輪生,卵形或橢圓形,全緣,近革質,藍綠色,長2厘米至6厘米。花粉紅色,對生于葉腋處,形似蝴蝶,有芳香味,花朵盛開時向上翻卷,狀似飛燕;ㄆ4月至5月,7月至8月為新生枝開花期。漿果紅色,徑5毫米至6毫米,果期9月至10月。 喜光,稍耐陰;抗寒、耐旱、較耐澇、生長快、耐修剪,華北地區(qū)可安全露地越冬,適應性強。
繁殖技術
藍葉忍冬可采用扦插、播種、分株或壓條等多種方法繁殖,生產(chǎn)中多用扦插。
1.扦插繁殖
對于硬枝扦插,春季修剪時從2年至4年生樹上剪取粗度在0.3厘米以上的1年生枝條,將插條剪成10厘米至12厘米長,頂芽距頂部0.8厘米至1厘米,頂芽需飽滿。對于嫩枝扦插,可在生長期的6月上旬、枝條半木質化時至落葉前均可進行,扦床可采用河沙作基質,厚度15厘米至20厘米,扦插前用0.5%高錳酸鉀消毒。選取健壯、無病蟲害植株中上部的當年生枝條作為插條,插條長度10厘米至12厘米,上部保留2對芽,4個葉片,并將每個葉片剪掉一半。上切口平剪,距芽1厘米,下切口斜剪,切口平滑。扦插前可用木棍在床面上打孔,株行距5×5厘米,深度3厘米至4厘米,過淺不利于水分吸收,過深插條容易腐爛。扦插時將插條朝同一方向斜插,插后用手壓實,隨插隨灑水,保持基質和空氣濕度,同時促進插條與基質緊密結合。
2.分株繁殖
藍葉忍冬在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分株繁殖。早春新葉出生時是進行分株繁殖的最好時期。此時土壤溫度開始回升,且生長量也不大,有利于分株后的定植和成活。 分株具體方法是將整株起出,抖凈土,用手或利刃將根分開,每株帶3個至5個芽(或枝)即可。藍葉忍冬的根系非常發(fā)達,根部輕微的損傷對植株生長并無太大的影響。夏秋進行分株時,由于植株地上部分生長旺盛,分株成活率降低,每株應保證有5個芽或枝,并強行修剪,只保留地上部分10厘米至20厘米左右。
3.壓條繁殖
藍葉忍冬雖然莖是直立的,但在夏季暴雨后個別側枝會倒伏,一兩周后植株會從倒伏而貼在泥土地上的部分生根,從而長出新的植株,剪斷其與老株的聯(lián)系,新植株即能正常生長。
栽培技術
1.植地選擇
藍葉忍冬喜生于排水良好、通透性較好的土壤中,在光照充足、冷涼濕潤的地方生長旺盛,耐瘠薄、干旱。栽培宜選擇排水良好的緩坡和地勢較高的平坦地帶,較低洼的地帶宜種植于微地形的高處。光照充足的地方植株生長旺盛,但忌強光長時間暴曬,否則葉片萎蔫易發(fā)生病蟲害。耐一定弱光,但長期生長在弱光下易造成植株徒長,葉色變淺,降低觀葉效果。
2.種植時間
藍葉忍冬在生長季節(jié)均可進行種植,但春季是種植和移栽的最好時期。一般可在3月至4月幼葉萌發(fā)時,結合分株進行移栽和定植。
3.種植技術
藍葉忍冬的生長勢很強,定植株行距不應小于1.5×1.5米。種植時,3個至5個芽或枝為一墩,栽植時最好帶土移栽。栽完后澆透水,水滲干后再覆上一層土。夏季也可進行種植,但最好選擇陰雨天氣之前移栽,以提高成活率。種植時要對地上部進行修剪,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以利于緩苗。
4.水肥管理
作為觀賞花灌木樹種,藍葉忍冬不需精心管理,但在生長期應及時澆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澇,早春應及早澆返青水,入冬前澆足防凍水。藍葉忍冬如果作為高籬或布景材料時,種植前適當施些基肥更好。生長季注意中耕除草。
5.整形修剪
華北地區(qū)6月至7月初應修剪一次,以促進新生枝生長,修剪可以使9月至10月的第二次開花時間長,開花量大,并且保持株形美觀。
園林應用
藍葉忍冬葉色獨特,花色粉紅,枝葉繁茂,果實鮮紅,是華北地區(qū)不可多得的觀葉觀花觀果花灌木。它一年兩次開花結果,其觀賞程度高、觀賞期長,可植于草坪中、水邊、庭院等,也可作綠籬應用。(作者單位系華北油田公司華佳綜合服務處) |